IP商業模式的成功是RISC-V產業化落地的第一步
近日,中國RISC-V產業聯盟秘書長、芯來科技CEO彭劍英在中國RISC-V計算芯片創新論壇發表演講時表示,開放的CPU標準成為未來趨勢,RISC-V IP商業模式的成功是其產業化落地的第一步。
RISC-V是世界上第一個高質量、開放標準的CPU指令集,適用于所有計算系統,包括MCU(微控制器單元)、汽車電子、數據中心、超級計算機等。
“RISC-V是一個標準,它順應了‘底層協議開放標準化’的行業大趨勢。”彭劍英強調,“在大部分人的傳統認知中,‘開源’代表著免費。但事實上,開放標準的指令集并不等同于免費的CPU Core IP。”
RISC-V開放的標準,極大地加速了生態的發展。RISC-V國際基金會是RISC-V指令集架構、相關規范和利益相關者社區的全球非營利組織,負責RISC-V指令集架構及其軟硬件生態的標準化、保護和推廣。目前,英偉達、高通等國際企業以及多家中國企業都參與其中。
彭劍英表示,對于整個SoC芯片產業的所有模塊而言,CPU將是標準公開化的最后一塊版圖。她認為,RISC-V與ARM、x86正逐漸呈現出“三分天下”之勢,開放的CPU標準將是大勢所趨。x86屬于一種絕對封閉的私有化架構;ARM輸出CPU IP授權,是相對封閉的架構;RISC-V作為一種公開化的國際標準順勢而生,具有開放性、先進性、簡潔性、模塊化和可擴展性的特點。與此同時,可以看到已經有很多傳統的私有化架構正在逐漸淡出主流視野。根據SHD Group的預測數據,到2030年全球RISC-V芯片出貨量將達到162億顆,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4%;RISC-V架構芯片在MCU、物聯網、AI、5G通信、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的應用占比都將超過20%。
RISC-V的商業模式有很多種,包括提供IP授權、提供商業化軟件或服務、銷售芯片等,而IP、軟件生態、通用性芯片是RISC-V的三大商業要素。彭劍英表示,標準、IP、EDA、設計、制造和軟件構成了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。其中,IP是撬動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最重要的環節之一。
IP位于芯片設計的上游,雖然在年均600多億美元的全球芯片研發開支中只占比10%,但它是技術含量極高的價值節點。從市場價值來看,IP的全球市場規模大約為60億美元,卻以“1∶100”的比例撬動著6000億美元的半導體產業發展。
“與整個SoC芯片行業的發展歷程一樣,在RISC-V的開放標準生態中,未來一定會有開源版本、自研版本、商業版本三者并存的局面。”彭劍英表示,在此背景下,RISC-V IP商業模式的成功是RISC-V產業化落地的第一步。“只有不斷走向成熟的IP,才能推動產業落地,推動基于RISC-V的芯片在AI、汽車、信息安全等場景快速應用。
(來源:中國電子報)